送台州沈虞卿使君入朝 其三

东南数十州,今惟本根地。 因仍军国须,支吾亦良费。 簿书高没人,大率非古意。 先生海邦来,历历眼中事。 诚心对天日,正色俯民吏。 那无一夜惊,感叹不能寐。 九重忧民深,时节苦未易。 源流傥可言,请拜仁人赐。

译文:

在东南地区的数十个州郡里,如今这里可算是国家的根本要地。 长久以来为了满足军队和国家的各种需求,维持运营也着实耗费巨大。 公文档案堆积如山,几乎要把人淹没,而且这些事务大多已不是古时设立制度的本意了。 先生您从沿海的台州而来,对这些情况是一件一件都看在眼里。 您心怀赤诚,可与天日相比,表情严肃地面对百姓和官吏。 怎能不让人一夜惊醒,感慨叹息得难以入眠呢。 皇帝对百姓的忧虑十分深切,但时机艰难,改革并非易事。 倘若能把这些问题的根源讲清楚,那可真是要拜谢您这位仁德之人的恩赐了。
关于作者
宋代孙应时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岩尉。历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