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台州沈虞卿使君入朝 其一

鼓声霜晓寒,冠盖满衢路。 诏书日边到,使君朝天去。 攀车愿公留,稚耋纷无数。 信哉慈父母,赤子中心慕。 七州浙江东,此邦亦蕃庶。 使君手拊摩,白发缘汝故。 明时急良猷,此行那能驻。 眷眷公岂忘,江城一回顾。

译文:

在寒霜笼罩的拂晓,鼓声阵阵透着寒意,街道上满是官员们的车马和冠服。 皇帝的诏书从京城传来,台州的沈虞卿使君要前往京城面见天子了。 百姓们拉着使君的车子,恳切地希望他能留下来,老老少少挤满了道路,人数多得数不清。 他确实是百姓们仁慈的父母官啊,百姓们内心深处对他无比敬慕。 浙江东部的七个州里,台州也是人口众多、繁荣富庶的地方。 使君亲自用心治理这里,头发都因为操劳而变白了。 如今正是政治清明的时代,朝廷急切地需要他的良策,他这一趟进京的行程哪里能够停留呢。 使君心里肯定也是眷恋不舍的,离开的时候还会回头看一眼这座江城吧。
关于作者
宋代孙应时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岩尉。历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