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灵岩观瀑布

一雨天气清,暑事亮未酷。 烦嚣念萧散,兹晨正休沐。 篮舆试经行,胜槩入遐瞩。 纡余缘清溪,窈窕得幽谷。 一岩四壁净,千仞落飞瀑。 雷霆鞭蛰户,风雨撼林麓。 光寒白虹下,势剧天河覆。 缤纷曜冰雪,激射碎珠玉。 危亭著佳处,尽日看不足。 澒洞开心胸,眩晃新耳目。 龙脐更奇事,滴滴挂崖腹。 人言七年旱,不减此一掬。 天壤富瓌怪,名字有显伏。 冉溪逢子厚,酿泉须永叔。 摩挲苍苔碑,徒倚古寺竹。 微吟忽忘归,俗驾不可宿。

译文:

一场雨过后,天气变得格外清爽,暑热也不算特别厉害。 我厌烦了尘世的喧嚣烦扰,向往着那闲适自在的生活,恰好这天正是休假的日子。 我坐着竹轿出门随意漫步,极目远眺便能看到那优美的风景。 沿着清澈的溪流蜿蜒前行,穿过幽深的小径,来到了一处幽静的山谷。 一座岩峰四壁洁净,千仞高的地方有飞瀑倾泄而下。 瀑布的声响如同雷霆在鞭打着蛰伏的洞穴,又似风雨在撼动着山林。 寒光闪烁,好似白色的虹霓从空中落下,气势汹涌,仿佛天河倒翻一般。 水花缤纷,如冰雪闪耀,激溅的水珠破碎,好似珍珠和美玉散落。 在绝佳的位置有一座危亭,我整日待在这里观赏都看不够。 瀑布的宏大景象让我的心胸豁然开朗,奇异的景观使我的耳目为之一新。 更神奇的是龙脐之处,水滴从崖壁腹部一滴滴地落下。 人们说哪怕遭遇七年的大旱,这里的水滴也不会比这一捧少。 天地之间充满了奇异瑰丽的景观,有些有名,有些却不为人知。 就像冉溪因为柳宗元而闻名,酿泉因为欧阳修而被人知晓。 我抚摸着长满苍苔的石碑,在古寺的竹林旁徘徊。 轻声吟诗,不知不觉就忘了回去的时间,这里清幽,凡俗的车马是不宜久留的。
关于作者
宋代孙应时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岩尉。历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