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潘文叔见寄予十月尝访文叔文叔许来而犹未也

别离一何久,迢递阻音形。 重上君子堂,相见眼终青。 君颜尚冰玉,我鬓已星星。 借问十载间,风波两蓬萍。 岭剑各万里,心目多所经。 归来且强健,怳然真梦醒。 可怜万修竹,清音玉珑玲。 萧条媚寒日,约畧环翠屏。 相携复一笑,芝兰有余馨。 孤云自舒卷,野鹤来青冥。 平生阅群彦,十八九雕零。 吾徒亦何愿,毕景依林坰。 种秫令可酿,储粟常满缾。 琴书奉娱玩,足以陶性灵。 千载伐木篇,此意神所听。 往来亦奚惮,江浦堪扬舲。

译文:

和你分别的时间怎么如此长久啊,路途遥远阻断了彼此的音信和身影。 我再次来到你的家中,见到你时,我们始终是惺惺相惜。 你的容颜依旧如冰玉般纯净美好,而我的两鬓已经生出了星星点点的白发。 想问这十来年的时间里,我们就像在风波中飘荡的两株蓬草和浮萍。 你我曾分别在万里之外的岭南和剑外,心里和眼中经历了太多的事情。 如今归来,还好都还算强健,恍然间就像从一场大梦中苏醒过来。 你家周围那千万竿修长的竹子真是可爱,它们发出的清越声音如玉器碰撞般玲珑悦耳。 在萧瑟中竹子迎着寒冷的日光,大致环绕着如翠玉般的屏风。 我们相互携手,又一次开心地笑了,如同芝兰散发出阵阵余香。 天边的孤云自在地舒卷,野鹤从高远的天空飞来。 我这一生见过众多才德出众的人,十有八九都已经凋零不在了。 我们这些人又有什么别的愿望呢,只希望能在山林郊野度过余生。 种上高粱用来酿酒,储存的粮食能常常装满瓶子。 以琴和书来娱乐消遣,这就足以陶冶我们的性情和心灵了。 那流传千载的《伐木》诗篇中表达的友情之意,想来神灵也能听闻。 我们相互往来又有什么可害怕的呢,江边就可以扬帆起航。
关于作者
宋代孙应时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岩尉。历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