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侯仲友之守台为浮梁于江象山令蒋鹗考叔赋江有济三章以献余时官于台见而陋之作江有梁 其二

江有梁,维今始兮。 台之民,维天启兮。 邦有父母,视民如子。 民号于溺,侯曰由己。 乃相乃谋,乃筑乃峙。 其桴联联,其舟齿齿。 民不知江,有道如砥。 我醉我犇,云胡不喜。

译文:

江面上有了桥梁,这是如今才有的景象啊。 台州的百姓,这是上天开启了福祉啊。 一州有如同父母般的官员,对待百姓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女。 百姓呼喊着身陷困境,就如同溺水一般,州官说这责任就如同在自己身上。 于是去查看情况、谋划对策,接着开始筑造、储备材料。 那些浮桥的木筏排列得整齐有序,一艘艘舟船紧密相连。 百姓不再觉得面前的江水难以跨越,走在桥上就像走在平坦的大道上。 我尽情畅快,奔走于桥上,怎么能不感到欢喜呢。
关于作者
宋代孙应时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岩尉。历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