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孙应时 唐侯仲友之守台为浮梁于江象山令蒋鹗考叔赋江有济三章以献余时官于台见而陋之作江有梁 其一 唐侯仲友之守台为浮梁于江象山令蒋鹗考叔赋江有济三章以献余时官于台见而陋之作江有梁 其一 1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孙应时 江有梁,昔所无兮。 台之民,维艰虞兮。 我南之耕,其出于于。 我北之趋,维薪维刍。 匪伊薪刍,行旅载途。 风雨晦冥,海波愁予。 岂无舟人,徼利以呼。 偪仄沦胥,云谁之辜。 译文: 江面上有了桥梁,这可是过去没有的啊。 台州的百姓,曾经生活满是艰难忧患啊。 我到南边去耕种,出门时都小心翼翼。 我往北边去奔走,为的是砍柴割草。 不只是砍柴割草的人,路上到处都是往来的行人。 遇上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的时候,大海的波涛真让我发愁。 难道没有船夫吗?他们为了获利大声呼喊。 船狭小拥挤,很多人落水遇难,这能怪谁呢?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孙应时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岩尉。历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为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