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斑猫

百丈慵参老野狐,一双俄得小於菟。 眈眈肯听豺声怯,索索当令鼠辈无。 既与道人常并坐,何妨童子戏编须。 硬黄新染香如蜡,从此书堂不闭厨。

译文:

这其实不是古诗词,而是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它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那老参禅却慵懒不再深入探究的家伙就如同野狐一般。我一下子得到了两只像小老虎一样的虎斑猫。 它们目光凶狠,哪里会听到豺狼的声音就胆怯呢。有它们在,那老鼠们肯定会被吓得不敢出现。 它们既然能常常和我这个修道之人并排坐着,那么让童子戏耍着去揪它们的胡须又有何妨呢。 虎皮色的猫毛如同刚用硬黄纸染过一般,散发着如蜡般的香气。从现在起,书房的橱柜都不用再关上啦。
关于作者
宋代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