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丈京丈和篇沓至四用前韵为谢

江南从识桂花林,岁岁逢秋属意深。 夜气未添承露掌,晓光先上辟寒金。 玉笙殿迥应留月,铁杵岩高不用砧。 争似吾家种流水,拥香亭榭绿沉沉。

译文:

我自从在江南认识了桂花林之后,每年一到秋天,对桂花的关注之意就格外深厚。 夜晚的凉气还没有增多,似乎还未沾湿那承接露水的仙掌;清晨的阳光却早早地洒在了那传说中能辟寒的金饰之上。 在那遥远的宫殿里,吹奏玉笙的声音仿佛还留住了天上的明月;那高耸的铁杵岩啊,它自身就高大,根本不需要像捣衣那样用砧石。 但这些哪能比得上我家种在流水边的桂花呢,在那弥漫着花香的亭台水榭旁,绿树郁郁葱葱,一片深沉的绿意。
关于作者
宋代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