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 其二

每到山堂懒作诗,今朝诗兴觉偏宜。 层林飒还阴填户,乱石巃嵷翠绕池。 猛欲近前闻紫燕,忽听高处啭黄鹂。 风铃不必簷间语,境界非凡我熟知。

译文:

平日里每次到这山堂,我都懒得去写诗。可就在春分过后的这一天,我却觉得诗兴格外浓烈,特别适合写诗。 看那层层叠叠的树林,枝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阴翳仿佛要填满门户;杂乱的石头姿态万千,周围是翠绿的草木环绕着池塘。 我心里突然很想走近去听听紫燕的啼鸣声,可就在这时,忽然从高处传来了黄鹂鸟宛转的歌声。 那檐间的风铃啊,你不必再叮叮当当好似有话要说,这不同凡响的境界我早已熟知。
关于作者
宋代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