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庄器之招隠楼

得时则为人,此固丈夫志。 生前必功名,说实起后世。 君看禹稷徒,乌有觊望意。 偶然事逢手,势若破竹易。 所以极万代,伟绩不可槩。 纷纷务勉强,指日苟声利。 等观今昔为,迷悟由性异。 庄侯海内士,岂特静者类。 深叹末俗竞,懒赴殊科试。 力田抄饭白,结屋傍山翠。 受用已有余,推此更广施。 名楼曰招隠,来者定弗弃。 我恨闻命晚,已买城北地。 湖滨林麓幽,市远车马避。 想像辋川宽,庶几盘谷邃。 虽非千步门,肯换一品位。 桃蒸春浪活,桂馥秋风至。 其时思故友,命驾惊昼睡。 堂堂无他言,握手笑相视。 吾侪东西隔,橘枳本同味。 中年各菟裘,要非太早计。 何须并墙居,而后愿始遂。

译文:

一个人在时机合适的时候有所作为,这本来就是大丈夫的志向。生前一定要成就功名,这样的说法的确能够激励后世之人。 你看大禹、后稷这些人,他们哪里有什么觊觎功利的想法呢?只是偶然遇到了能施展才能的机会,做事就像破竹子一样顺利容易。所以历经千秋万代,他们伟大的功绩都不可胜数。 而世上那些纷纷扰扰、勉强去追求功名利禄的人,只是为了眼前的名声和利益。对比古今不同的作为,有的人迷茫有的人清醒,这是由人的本性不同造成的。 庄侯是天下闻名的贤士,他可不只是那种安于清静的人。他深深感叹末世的风俗只知道争名逐利,所以懒得去参加科举考试。他亲自耕种,收获洁白的稻米,在青山翠色旁建造房屋。他所享受的已经足够多了,还把这种生活理念推广开来。 他把楼命名为“招隐”,想来能接纳来此归隐的人。我遗憾听闻此事太晚了,自己已经在城北买了地。 那地方在湖滨,山林幽静,远离城市,车马稀少。我想象那里就像辋川一样开阔,也差不多有盘谷那样幽深。虽然没有豪门大族那样的气派,但我也不愿意用这一方天地去换一个官位。 春天桃花盛开,春水荡漾鲜活;秋天桂花飘香,秋风送爽。到那时我会思念老友,驾车前往,说不定会惊扰到你白天的小憩。 见面之后也没什么冠冕堂皇的话语,只是握手微笑,相互对视。 我们虽然一个在东一个在西,就像橘和枳,本质上味道是一样的。人到中年各自寻找养老之地,这也不算太早的打算。何必一定要挨着墙居住,愿望才能够实现呢。
关于作者
宋代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