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午

林间忘时节,今朝忽重午。 雨过天未昧,轻阴障初暑。 追思儿童日,争先缠彩缕。 葵榴映昌歜,梅李参角黍。 书堂给休假,欢呼屡跳舞。 但喜逢佳辰,那知岁如许。 遄经六六回,劳生竟何补。 幸早安静乐,飞潜伴鳞羽。 犹怜艾作人,狞瞠俨当户。 想其亦自畏,势险正骑虎。 孰若平地我,不随时仰俯。 门前鸥鹭波,宅畔花柳圃。 晨看一卷经,暮饮三杯醑。 诗成时落韵,格调任逾矩。 大胜汨罗人,独醒徒自苦。

译文:

在山林间生活,我都忘却了时间的流转,今天忽然意识到又到了端午节。 刚刚下过雨,天色还没有完全放晴,淡淡的阴云遮挡住了初夏的暑气。 回忆起小时候过端午的情景,那时的我们争先恐后地在手腕上缠上五彩丝线。葵花和石榴花相互映衬,旁边还摆放着菖蒲,杨梅和李子与粽子摆在一起。 书堂在端午这天会给我们放假,我们欢呼雀跃,不停地蹦蹦跳跳。那时只知道开心地迎接这美好的节日,哪里会想到岁月过得如此之快。 转眼间已经过了六六个年头,我这劳碌的一生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幸好我早早地过上了安静快乐的生活,与水里游的、天上飞的动物为伴。 我看着那用艾草扎成的人像,它面目狰狞地立在门口。想来它自己也有所畏惧吧,就像骑在老虎背上一样,处境十分危险。 哪里比得上我身处平地,不用随着时势而俯仰。 我家门前是有鸥鹭嬉戏的水波,住宅旁边是种满花柳的园子。 清晨我会静下心来读一卷经书,傍晚则小酌三杯美酒。 诗写成的时候或许会有些出韵,但我也不在意,任由格调超越规矩。 这样的生活可比汨罗江畔的屈原好多了,他独自清醒,徒然让自己受苦。
关于作者
宋代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