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 其一三

堂陛分古始,高卑定常仪。 拳拳三顾频,未敢臣其师。 至宝价婆娑,尘面谁复窥。 有人果善酬,何苦不售为。 木牛流马机,小智那足奇。 甄别兰与艾,忠诚真弗欺。 功大天实吝,滞迹乌能知。 臣主施报恩,足为万世规。

译文:

在远古时代就有了朝堂和台阶的区分,高低尊卑的规范礼仪也由此确定下来。 刘备怀着赤诚之心,多次诚恳地三顾茅庐,始终不敢把诸葛亮当作普通臣子对待。 那极其珍贵的宝物,即便蒙着灰尘,价值也依然卓越不凡,可又有谁能真正去探寻它内在的价值呢? 要是有人真能给出合适的价钱来酬谢,宝物又怎会卖不出去呢? 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这样的机械,不过是些小智谋,哪里值得过分惊奇呢。 能够清楚地分辨出兰花和艾草,也就是能识别忠奸善恶,诸葛亮的忠诚那可是丝毫不掺假的。 他功劳如此巨大,可上天却如此吝啬,让他的功绩没能完全实现,那些见识短浅的人又哪里能明白呢。 蜀汉君臣之间相互施恩与报恩的这种关系和情谊,足以成为千秋万代的典范啊。
关于作者
宋代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