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诗

物理须深玩,人心定不凡。 棣华春竞秀,鸿影暮相衔。 天性人为贵,同胞岂异心。 疾行迷后长,思昔更伤今。 忆昔孩提日,堂前聚戏嬉。 利心驱逸马,分背欲何之。 富贵真余事,儿孙亦后身。 四支先自贼,骈拇若为人。 矢束折应难,叶密根无托。 斯道固昭然,叹息人何莫。 儒衣而儒冠,满口谈诗书。 君看阋墙心,异类诚不如。 我行箕山颠,上有贤弟兄。 高节振颓俗,余芳丐后生。 二父及诸郎,异世真一体。 赋诗岂遗君,自以警不弟。

译文:

世间的道理必须深入探究,人心本就应当不同凡响。 就像棠棣花在春天竞相绽放、争奇斗艳,又好似鸿雁在暮色中首尾相连、有序飞行。 人的天性中以亲情最为珍贵,同胞兄弟之间怎么能有二心呢? 有人急于追求名利迷失了本心,忘却了兄弟间先后长幼的情谊,想起往昔兄弟情深,再看看如今的状况,更让人伤心不已。 回忆起孩童时期,我们在堂前一起嬉戏玩耍。 可如今,利益的驱使就像脱缰的野马,让兄弟们分道扬镳,不知去向何方。 富贵不过是身外之事,儿孙也是后人的事。 如果自己的兄弟之间互相伤害,就如同自残四肢一样,这样还怎么能算得上一个完整的人呢? 就像捆扎在一起的箭难以折断,树叶茂密需要有稳固的根基。 兄弟和睦相处的道理本就十分明显,可令人叹息的是,人们为何不明白呢? 那些穿着儒服、戴着儒冠,满口谈论诗书的人。 你看看他们在兄弟间争斗时的心思,连异类都比不上。 我曾行走在箕山之巅,那里有贤德的兄弟。 他们高尚的节操振奋了颓败的风俗,留下的美好品德惠及了后世之人。 他们两家父子和各位子弟,虽然身处不同时代,却像一个整体一样团结。 我写下这首诗并非只为赠给你,也是用来警示那些不尊重兄弟情义的人。
关于作者
宋代黄干

黄干(一一五二~一二二一),字直卿,号勉斋,福州闽县(今福建福州)人。早年受业朱熹、后为熹婿。宁宗即位,以妻父荫补官。调监台州酒务、嘉兴府石门酒库,入荆湖安抚使幕。历知临川、新淦县,汉阳军,安庆府。嘉定十四年卒,年七十。有《礼记集注》十四卷、《论语通释》十卷、《勉斋集》四十卷等。事见宋郑元肃《勉斋黄文肃公年谱》,《宋史》卷四三○有传。 黄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勉斋集》为底本。校以元刊延祐二年重修本(简称元本,藏北京图书馆),参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二二○《勉斋先生集》所收诗(简称名贤集),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