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熙庚戌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峰芙蓉寿山纪行十首 十二日复归桃枝岭

大溪章溪溪水清,上寮下寮山路平。 三山屹立相犄角,百里连亘如长城。 仰干云霄不盈尺,俯视天高浮寸碧。 闲云吞吐溢涧谷,飞泉喷洒下石壁。 中有一山名芙蓉,端冕正色群山空。 望之可敬不可慢,僧言直与衡岳同。 坡陀突兀作云洞,虎豹蹲踞栖鸾凤。 闻道前山开辟日,曾住浮屠几千众。 我来已作五日行,皇天一雨复一晴。 穹林杳霭非人世,手接群仙上玉京。 晓来更向山前去,忽到山翁栖隠处。 却忆桃源洞里人,日出烟销忘旧路。

译文:

大溪和章溪的溪水清澈见底,上寮和下寮一带的山路平坦好走。 三座山峰像巨人一样屹立着,相互呈犄角之势,连绵百里,就如同那雄伟的长城。 抬头望去,山峰高耸,似乎距离云霄还不到一尺,低头俯瞰,天空好像只有一寸碧绿飘浮在远方。 山间悠闲的云朵在涧谷中时隐时现,仿佛在吞吐着什么,飞泉从石壁上喷洒而下。 其中有一座山叫做芙蓉山,它就像一位头戴冕旒、神色庄重的帝王,让周围的群山都显得黯然失色。 远远望去,它令人心生敬意,不敢有丝毫怠慢,寺庙里的僧人说它简直能和南岳衡山相媲美。 山坡上有突兀的地方形成了云洞,仿佛虎豹蹲伏在那里,而鸾凤就栖息在其中。 听说前山刚开发的时候,曾经住着几千名僧人。 我到这里已经游玩了五天,老天时而下雨时而放晴。 茂密幽深的树林仿佛不是人间世界,我感觉自己能伸手拉着一群仙人,一同前往玉京仙境。 清晨,我朝着山的更深处走去,忽然来到了一位山间老翁隐居的地方。 这时候我不禁想起了桃花源里的人,日出烟散之后,就忘记了回去的旧路。
关于作者
宋代黄干

黄干(一一五二~一二二一),字直卿,号勉斋,福州闽县(今福建福州)人。早年受业朱熹、后为熹婿。宁宗即位,以妻父荫补官。调监台州酒务、嘉兴府石门酒库,入荆湖安抚使幕。历知临川、新淦县,汉阳军,安庆府。嘉定十四年卒,年七十。有《礼记集注》十四卷、《论语通释》十卷、《勉斋集》四十卷等。事见宋郑元肃《勉斋黄文肃公年谱》,《宋史》卷四三○有传。 黄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勉斋集》为底本。校以元刊延祐二年重修本(简称元本,藏北京图书馆),参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二二○《勉斋先生集》所收诗(简称名贤集),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