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钱塘江

怒潮出海门,巨浪贴天白。 阿香击鼓喧,地轴忽崩坼。 大令虬与龙,詟畏改窟宅。 千艘未敢前,长年面忧色。 水程八十里,动有千里隔。 飞橹更无常,身世难可测。 缚缆庙山脚,炊烟岸连碧。 天无砲车云,风响稍自激。 低回兀小篷,滉漾任所适。 青瑶沐金蟾,四向山绝迹。 仰面观斗柄,意可晓南北。 吴桥淮楚棹,尽为声利役。 天公悯我忧,江水平如席。 何年变平陆,险危免经历。 遥遥星火红,知近人家侧。 惊喜愧老奴,梦远鼻吹息。

译文:

钱塘江的怒潮从海门汹涌而出,巨大的波浪仿佛贴着天空,一片白茫茫。就好像雷神阿香在击鼓喧闹,大地的轴心都好像忽然崩塌裂开。 这汹涌的潮水就像是命令着虬龙一般,吓得虬龙都畏惧地改变了它们栖息的洞穴。上千艘船只都不敢贸然前行,经验丰富的船夫脸上满是忧虑的神色。 这水上行程不过八十里路,却好像动不动就有千里之隔那么难以跨越。飞速行驶的船橹毫无规律,人的身世也像这波涛中的船只一样难以预测。 于是把船缆系在庙山脚下,岸边升起的炊烟与碧绿的江水相连。天空中没有像砲车一样的乌云,风的声响稍微舒缓了一些。 我低低地蜷缩在小小的船篷里,随着江水的荡漾,任由船只漂向它该去的地方。月光洒在水面上,就像金蟾的光辉沐浴着青色的美玉,四周的山峦都仿佛消失在了夜色中。 我仰面看着北斗星的斗柄,想着或许能借此知晓南北方向。那些往来于吴桥、淮楚的船只,都是为了名利而奔波劳役。 上天怜悯我的忧愁,让江面变得平静如席。我不禁想着,什么时候这江水能变成平坦的陆地,这样我就可以免去经历这样的危险。 远远地看到星星点点的火红光亮,知道已经靠近人家了。我又惊又喜,心中对老仆人感到愧疚,他已经在睡梦中发出均匀的鼻息声了。
关于作者
宋代徐照

徐照(?~1211)南宋诗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他在《山中寄翁卷》中写道:“吟有好怀忘瘦苦”,可见苦吟情状。据叶适说,他是“四灵”中首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徐照有《促促词》,通过农民与小吏的劳逸悲欢对比来揭露社会不平,有张籍、王建乐府诗意味,被不少选本选录。但他主要写近体诗,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种爱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咏。死后朋友出钱为他安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