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文出升平世,禾生大有年。 四克今日月,六合古山川。 反朴次三五,古文丁一千。 王功因各定,大作不相沿。 主化布于下,人心孚自天。 上方求士切,公亦立仁先。 才行苟并至,位名尤两全。 末由弓冶手,安比父兄肩。 幸及布衣仕,宜希守令先。 尺刀元并用,丹白具同研。 去吏多甘老,休兵坐力田。 干戈包已久,永卜本文延。

译文:

这篇诗文辞较为古奥,我尽力为你翻译如下: 文章诞生于太平盛世,庄稼在丰收之年生长。 如今的日月如同四时运行般有序,这天地间是亘古不变的山川。 如今社会返璞归真,直追上古三皇五帝之时,古文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千载良机。 王者的功绩各自有其评定标准,伟大的创作不会相互因袭。 君主的教化在民间广泛传播,百姓的心意自然得到上天的认可。 皇上如今求贤若渴,您也率先树立起仁义的典范。 倘若才能和品行都能达到标准,那么地位和名声就能两全其美。 可惜我没有继承家业的本领,又怎能与父兄相提并论呢。 有幸能够以平民身份步入仕途,应该期望先担任地方守令之职。 尺刀(指刑罚)和道德教化原本就该并用,是非善恶都要一同研讨。 离任的官吏大多甘愿养老,士兵们停下征战安心种田。 战争的阴霾早已消散,永远期盼着文化能绵延不绝。
关于作者
宋代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