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屯田归洛歌

昔年洛浦见花落,曾作悲歌歌落花。 愁来欲遣何可柰,时向金河寻杜家。 杜家花虽非绝品,犹可开颜为之饮。 少年意气易成懽,醉不还家伴花寝。 一来京国两伤春,憔悴穷愁九陌尘。 红房紫莟处处有,骑马欲寻无故人。 黄河三月入隋河,河水多时怅望多。 为怜此水来何处,中有伊流与洛波。 忽闻君至自西京,洗眼相看眼暂明。 心衰面老畏人问,惊我瘦骨清如冰。 今年七月妹丧夫,稚儿孀女啼呱呱。 季秋九月予丧妇,十月厌厌成病躯。 端居移病新城下,日不出门无过者。 独行时欲强高歌,一曲未终双涕泪。 可怜明月与春风,岁岁年年事不同。 暂别已嗟非旧态,再来应是作衰翁。 感时惜别情无已,无酒送君空有泪。 西归必有问君人,为道别来今若此。

译文:

当年在洛阳水边看到花儿飘落,我曾悲切地唱着那首关于落花的歌。忧愁袭来想排遣却无可奈何,那时常常前往金河去杜家看花。杜家的花虽算不上是最顶尖的品种,但也能让人展露笑颜为它举杯畅饮。年少时意气风发,很容易就欢乐起来,喝醉了也不回家,就伴着花儿入眠。 我一来到京城,连着两个春天都黯然神伤,在这繁华的街道尘土中变得憔悴又穷困忧愁。到处都有那红花紫蕾,可我骑着马想去赏花,却再也找不到旧日的友人。 黄河三月的水流入隋河,河水涨起来的时候,我的怅惘之情也更多了。我怜惜这河水从哪里来,其中有伊水和洛水的波浪。 忽然听说你从西京洛阳来到这里,我擦亮眼睛看你,眼睛也暂时明亮起来。可我心力衰退、容颜衰老,害怕别人问起我的近况,你见了我这清瘦如冰的模样也会吃惊。 今年七月,我的妹妹死了丈夫,年幼的孩子和守寡的女儿哭得哇哇响。九月末我的妻子又去世了,到十月我就恹恹地生了病。我托病闲居在新城之下,整天不出门,也没有客人来访。我独自出行时想勉强高歌一曲,可还没唱完就已泪流满面。 可怜那明月和春风,年年岁岁的情景都不一样。短暂的分别我已感叹自己不再是旧日模样,下次再相见我恐怕已成衰弱的老翁了。 感慨时光、惋惜离别之情无尽头,没有酒为你送行,只有眼泪空流。你西归洛阳后一定有人问起我,就告诉他们我分别以来的状况就是这样。
关于作者
宋代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