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杨辟喜雨长句

吾闻阴阳在天地,升降上下无时穷。 环回不得不差失,所以岁时无常丰。 古之为政知若此,均节收歛勤人功。 三年必有一年食,九岁常备三岁凶。 纵令水旱或时遇,以多补少能相通。 今者吏愚不善政,民亦游惰离于农。 军国赋歛急星火,兼并奉养过王公。 终年之耕幸一熟,聚而耗者多于蠭。 是以比岁屡登稔,然而民室常虚空。 遂令一时暂不雨,辄以困急号天翁。 赖天闵民不责吏,甘泽流布何其浓。 农当勉力吏当愧,敢不酌酒浇神龙。

译文:

我听说天地间的阴阳二气,上升下降、循环往复永不停歇。 它们运转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偏差失误,所以年景收成没有一直的丰饶。 古代的人治理政事明白这个道理,于是合理地调节收入和储备,鼓励百姓勤劳劳作。 这样做的话,每三年必定能有一年的余粮储备,每九年能有应对三年灾荒的物资。 即使偶尔遇到水旱灾害,也可以用丰年的盈余来弥补灾年的不足,相互调剂。 如今的官吏愚昧,不善于治理政事,百姓也游手好闲、懒惰懈怠,背离了农业生产。 国家征收赋税急迫得像星火一样,那些兼并土地的富豪享受的供养超过了王公贵族。 农民一整年辛苦耕种,好不容易有一年丰收,可聚敛消耗粮食的人却比蜜蜂还多。 所以近年来虽然连年丰收,但是百姓家中却常常空空如也。 于是一旦短时间不下雨,百姓就因为陷入困境而急切地向老天爷呼喊求救。 幸亏上天怜悯百姓,不责怪官吏,降下的甘霖是多么充沛啊。 农民应当努力耕种,官吏应当感到惭愧,我们怎敢不斟酒祭祀神龙以表感恩呢。
关于作者
宋代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