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资政邵谏议见寄二首 其二

欲知归计久迁延,三十篇诗二十年。 受宠不思身报效,乞骸惟冀上哀怜。 相如旧苦中痟渴,陶令犹能一醉眠。 材薄力殚难勉强,岂同高士爱林泉。

译文:

要想知道我归乡的计划为何长久拖延,看看这三十篇诗作以及二十年的时光就明白了。我蒙受朝廷的恩宠,却没能好好地想着为国家效力、报答这份恩情。如今只盼着能向皇上请求告老还乡,希望皇上能怜悯我。 我就像当年的司马相如一样,长久以来一直饱受消渴病的折磨;又如同陶渊明那般,还能在偶尔的醉眠中暂得安闲。我才学浅薄、精力耗尽,实在难以再勉强自己继续任职,我这样的情况可不像那些真正的高士,是出于热爱山林清泉而选择归隐啊。
关于作者
宋代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