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直呈同行三公

午漏声初转,归鞍路偶同。 天清黄道日,街阔绿槐风。 万国舟车会,中天象魏雄。 戢戈清四海,论道属三公。 自愧陪群彦,从来但朴忠。 时平容窃禄,岁晚叹衰翁。 买地淮山北,垂竿颍水东。 稻粱虽可恋,吾志在冥鸿。

译文:

中午的漏壶刚刚传来报时的声响,我下班骑马回家,偶然与同行的三公走在了同一条路上。 天空晴朗,太阳高悬在黄道之上,街道宽阔,绿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这里汇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舟船车马,象征着国家权力的象魏矗立在天空之下,显得无比雄伟。 如今战争平息,武器都被收藏起来,四海清平,谋划治国之道的重任就落在了三公的肩上。 我惭愧地陪在各位贤才身边,我向来只是质朴而忠诚罢了。 在这太平盛世,我只是窃取俸禄、尸位素餐,年纪渐老,我不禁感叹自己已是衰朽之人。 我打算在淮山的北面购置一块土地,在颍水的东边垂钓隐居。 朝廷的俸禄虽然让人留恋,但我的志向就像那高远飞翔的鸿雁,向往着自由的天地。
关于作者
宋代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