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车

嘉祐六年秋,九月二十有八日,天愁无光月不出。 浮云蔽天众星没,举手向空如抹漆。 天昏地黑有一物,不见其形,但闻其声。 其初切切凄凄,或高或低。 乍似玉女调玉笙,众管参差而不齐。 既而咿咿呦呦,若轧若抽。 又如百两江州车,回轮转轴声哑呕。 鸣机夜织锦江上,群鴈惊起芦花洲。 吾谓此何声,初莫穷端由。 老婢扑灯呼儿曹,云此怪鸟无匹俦。 其名为鬼车,夜载百鬼凌空游。 其声虽小身甚大,翅如车轮排十头。 凡鸟有一口,其鸣已啾啾。 此鸟十头有十口,口插一舌连一喉。 一口出一声,千声百响更相酬。 昔时周公居东周,厌闻此鸟憎若雠。 夜呼庭氏率其属,弯弧俾逐出九州。 射之三发不能中,天遣天狗从空投。 自从狗啮一头落,断颈至今青血流。 尔来相距三千秋,昼藏夜出如鸺鹠。 每逢阴黑天外过,乍见火光惊辄堕。 有时余血下点污,所遭之家家必破。 我闻此语惊且疑,反祝疾飞无我祸。 我思天地何茫茫,百物巨细理莫详。 吉凶在人不在物,一蛇两头反为祥。 却呼老婢炷灯火,卷帘开户清华堂。 须臾云散众星出,夜静皎月流清光。

译文:

嘉祐六年的秋天,九月二十八日这一天,天空仿佛充满哀愁,没有光亮,月亮也不出来。 浮云把天空遮蔽得严严实实,众多星星都消失不见,我抬手伸向天空,感觉就像在漆黑的漆里摸索。 天地昏暗,有个东西,看不到它的样子,只能听到它的声音。 刚开始,那声音切切凄凄,时高时低。 乍一听,好似玉女吹奏玉笙,众多的竹管音高参差不齐。 接着,声音变成咿咿呦呦,好像被挤压又好像被牵扯。 又像是上百辆江州的车子,车轮回转、车轴转动,发出沙哑嘈杂的声响。 这声音就如同有人在锦江上连夜开动织机织布,又像一群大雁在芦花洲被惊起时的动静。 我心里琢磨这是什么声音,一开始根本弄不清缘由。 老婢女拍打着灯,呼喊着孩子们,说这是一种怪鸟,世间没有能和它相比的。 它名字叫鬼车,夜里载着上百个鬼在天空中游荡。 它的声音虽然不大,但身体却非常庞大,翅膀像车轮一样,长着十个脑袋。 一般的鸟只有一张嘴,叫起来已经叽叽喳喳了。 这只鸟十个脑袋有十张嘴,每张嘴里插着一条舌头,连着一个喉咙。 一张嘴发出一种声音,千百种声音相互呼应。 从前周公住在东周的时候,讨厌听到这鸟的叫声,把它当作仇敌一样憎恶。 夜里呼唤庭氏率领他的下属,拉弓射箭想把它赶出九州大地。 射了三箭都没射中,上天派遣天狗从空中扑下。 自从被狗咬掉一个脑袋后,断颈到现在还流淌着青色的血。 从那以后已经过了三千年,它白天躲藏起来,夜里出来活动,就像鸺鹠一样。 每当阴黑的夜晚从天空飞过,突然见到火光就会受惊掉落。 有时候它残留的血会滴落下来,沾染到哪家,哪家必定会破败。 我听了这番话,既吃惊又怀疑,反而祈祷它快点飞走,不要给我带来灾祸。 我思索着天地是多么的辽阔迷茫,世间万物不论大小,其中的道理都难以详细知晓。 吉凶是由人自己决定的,而不是由事物决定的,就像一条蛇长了两个头反而被视为吉祥之兆。 于是我招呼老婢女点上灯火,卷起帘子、打开房门,让明亮的月光照进厅堂。 不一会儿,云朵散去,众星闪耀,夜深人静,皎洁的月亮洒下清澈的光辉。
关于作者
宋代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