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槐

桧惟凌云材,槐实凡木贱。 奈何柔脆质,累此孤高干。 龙鳞老苍苍,鼠耳光粲粲。 因缘初莫原,感咤徒自叹。 偷生由附托,得势争葱蒨。 方其荣盛时,曾莫见真赝。 欲知穷悴节,宜试以霜霰。 萌芽起微蘗,辨别乖先见。 剪除初非难,长养遂成患。 虽然根性殊,常恐枝叶乱。 惟应植者深,幸不习而变。 含容固有害,勦绝须明断。 惟当审斤斧,去恶无伤善。

译文:

桧树是能够高耸入云的良材,槐树实在是平凡低贱的树木。 可为什么这柔弱脆嫩的槐树,却攀附在桧树这孤高的树干之上呢? 桧树的树皮如老龙的鳞片,颜色苍苍,而槐树的枝叶却像老鼠的耳朵般,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这两者攀附在一起的缘由,一开始实在难以探究,我只能徒然感慨叹息。 槐树靠依附桧树来苟且偷生,一旦得势就争着展现出葱茏的样子。 在它们看似繁荣兴盛的时候,人们根本分不清谁真谁假。 要想知道它们在困厄憔悴时的样子,不妨用霜雪来考验一下。 槐树的萌芽是从微小的蘖芽开始的,一开始很难预先辨别出来。 刚开始要剪掉它并不困难,可要是任其生长就会成为祸患。 虽然它们本质特性截然不同,但我常常担心它们的枝叶相互混杂难以区分。 只希望栽种桧树时根基深厚,万幸它不会因为与槐树相处而改变本性。 一味地包容肯定是有害的,要根除槐树必须果断决策。 只应当审慎地挥动斧头,去除恶行而不要伤害了良善。
关于作者
宋代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