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螺

大哉沧海何茫茫,天地百宝皆中藏。 牙须甲角争光铓,腥风怪雨洒幽荒。 珊瑚玲珑巧缀装,珠宫贝阙烂煌煌。 泥居壳屋细莫详,红螺行沙夜生光。 负材自累遭刳肠,匹夫怀璧古所伤。 浓沙剥蚀隐文章,磨以玉粉缘金黄,清罇旨酒列华堂。 陇鸟回头思故乡,美人清歌蛾眉扬,一釂凛冽回春阳。 物虽微远用则彰,一螺千金价谁量,岂若泥下追含浆。

译文:

啊,那辽阔的沧海是多么茫茫无边啊,天地间的各种珍宝都蕴藏在这大海之中。 海中的生物,它们的牙、须、甲、角都闪烁着光芒,散发着腥气的风、怪异的雨洒落在这幽僻荒远的地方。 那珊瑚形态玲珑,像是经过精心的雕琢和点缀;珍珠做的宫殿、贝壳砌的城阙,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有一种生活在泥沙里、居住在壳屋中的生物,细节鲜为人知,红色的鹦鹉螺在沙滩上爬行,到了夜晚还会发出光亮。 鹦鹉螺因为自身有珍贵的材质而给自己带来灾祸,被人剖开了外壳取走内里。这就如同普通百姓怀揣美玉,自古以来就容易招来祸患。 鹦鹉螺的外壳经过浓沙的剥蚀,上面隐约可见精美的花纹,人们用玉粉打磨它,再用黄金镶边,将它制成精美的酒器,摆在华丽的厅堂之上。 此时,笼中的鸟儿回头思念着自己的故乡,美人清唱着歌曲,扬起那弯弯的蛾眉。人们举杯一饮而尽,那凛冽的美酒仿佛能让春天的阳气重回人间。 鹦鹉螺虽然微小又生长在遥远的地方,但它的用途却十分显著,一只鹦鹉螺价值千金,又有谁能估量出它的真正价值呢?这又哪里比得上那些在泥下追逐着小螃蟹的生物呢。
关于作者
宋代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