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石屏歌

月从海底来,行上天东南。 正当天中时,下照千丈潭。 潭心无风月不动,倒影射入紫石岩。 月光水洁石莹浄,感此阴魄来中潜。 自从月入此石中,天有两曜分为三。 清光万古不磨灭,天地至宝难藏缄。 天公呼雷公,夜持巨斧隳崭岩。 堕此一片落千仞,皎然寒镜在玉匳。 虾蟇白兔走天上,空留桂影犹杉杉。 景山得之惜不得,赠我意与千金兼。 自云每到月满时,石在暗室光出簷。 大哉天地间,万怪难悉谈。 嗟予不度量,每事思穷探。 欲将两耳目所及,而与造化争毫纤。 煌煌三辰行,日月尤尊严。 若令下与物为比,扰扰万类将谁瞻。 不然此石竟何物,有口欲说嗟如钳。 吾奇苏子胸,罗列万象中包含。 不惟胸宽胆亦大,屡出言语惊愚凡。 自吾得此石,未见苏子心怀惭。 不经老匠先指决,有手谁改施镌镵。 呼工画石持寄似,幸子留意其无谦。

译文:

月亮从海底缓缓升起,一路往天的东南方向行去。 当它正好运行到天空正中时,向下照亮了千丈深的水潭。 潭心没有一丝风,月亮的倒影也稳稳不动,清晰地投射进紫色的石岩之中。 月光皎洁,潭水清澈,石头也晶莹纯净,仿佛是月亮的阴柔之魂被吸引潜藏进了这石头里面。 自从月亮的光影进入这块石头后,天上原本的日、月两曜,好像又多了这石中之月,变成了三个发光体。 这石中的清光历经万古也不会磨灭,它是天地间的至宝,难以被隐藏起来。 天公召唤雷公,雷公在夜里手持巨大的斧头劈开了陡峭的山岩。 这块带着月影的石头便从千仞高山上坠落下来,好似一面皎洁寒冷的镜子被放置在精美的玉盒之中。 原本在月亮上的蟾蜍和白兔依然在天上的月亮里奔走,只留下月中桂树的影子在石中显得稀疏。 景山得到这块石头后却舍不得留着,把它送给我,这份情谊堪比千金。 他说每到月圆的时候,即便把石头放在昏暗的房间里,那光芒也能透出房檐。 天地如此广大,世间千奇百怪的事物实在难以一一说尽。 可叹我不自量力,凡事都想深入探究。 妄图凭借自己耳目所及的有限见闻,去和大自然的造化争夺分毫之理。 辉煌灿烂的日、月、星三辰在天空运行,其中日和月尤为尊贵威严。 如果让它们和世间的事物作比较,那世间纷繁众多的万物又该以谁为瞻仰的对象呢? 不然的话,这块石头究竟是什么神奇的东西啊,我有话想说却好像被钳子夹住了嘴巴一样难以言表。 我钦佩苏子宽广的胸怀,他的心中好像罗列并包含着世间万象。 他不仅心胸宽广,胆子也大,还常常说出一些惊人之语,让凡夫俗子们大为惊叹。 自从我得到这块石头后,没见到苏子就心里觉得惭愧。 要是没有经验丰富的老工匠先指明决断,谁又敢动手去雕琢它呢? 我叫工匠把石头画下来寄给你,希望你能用心看看,不要推辞。
关于作者
宋代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