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霜二首 其二

荒城草树多阴暗,日夕霜云意浓淡。 长淮渐落见洲渚,野潦初清收潋濪。 兰枯蕙死谁复吊,残菊篱根争艳艳。 青松守节见临危,正色凛凛不可犯。 芭蕉芰荷不足数,狼藉徒能污池槛。 时行收敛岁将穷,冰雪严凝从此渐。 咿呦儿女感时节,爱惜朱颜屡窥鉴。 惟有壮士独悲歌,拂拭尘埃磨古劔。

译文:

在那荒僻的城池里,草木树木都笼罩在一片阴暗之中。从早到晚,霜云时而颜色浓重,时而又变得浅淡。 淮河的水位渐渐下降,水中的小块陆地都露了出来。野外积水刚刚变清,波光粼粼的景象也渐渐收敛。 兰花和蕙草都枯萎死去了,如今还有谁会去凭吊它们呢?只有残败的菊花还在篱笆根旁争奇斗艳。 青松在面临寒霜时坚守着自己的气节,它那端庄严肃的样子,让人不敢侵犯。 芭蕉和芰荷根本不值得一提,它们如今已衰败凌乱,只能白白地弄脏了池塘的栏杆。 时令到了收敛万物的时候,一年也快要走到尽头了,从此冰雪严寒会逐渐加剧。 孩子们咿咿呀呀地感叹着时节的变化,他们总是爱惜自己的青春容颜,屡次对着镜子端详。 只有壮士独自悲壮地歌唱,他轻轻拂去古剑上的尘埃,仔细地打磨着。
关于作者
宋代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