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山示圣俞

吾思夷陵山,山乱不可究。 东城一堠余,高下渐冈阜。 群峰迤逦接,四顾无前后。 忆尝祗吏役,巨细悉经觏。 是时秋卉红,岭谷堆缬绣。 林枯松鳞皴,山老石脊瘦。 断径履颓崖,孤泉听清溜。 深行得平川,古俗见耕耨。 涧荒惊麏奔,日出飞雉雊。 盘石屡欹眠,绿岩堪解绶。 幽寻叹独往,清兴思谁侑。 其西乃三峡,崄怪愈奇富。 江如自天倾,岸立两崖鬭。 黔巫望西属,越岭通南奏。 时时县楼对,云雾昏白昼。 荒烟下牢戍,百仞寒溪漱。 虾蟆喷水帘,甘液胜饮酎。 亦尝到黄牛,泊舟听猿狖。 巉巉起绝壁,苍翠非刻镂。 阴岩下攒丛,岫穴忽空透。 遥岑耸孤出,可爱欣欲就。 惟思得君诗,古健写奇秀。 今来会京师,车马逐尘瞀。 颓冠名白发,举酒无蒨袖。 繁华不可慕,幽赏亦难遘。 徒为忆山吟,耳热助嘲诟。

译文:

我怀念夷陵的山,那群山杂乱得难以探究清楚。从东城再过去一个土堡,地势高低起伏,渐渐有了山冈。连绵的山峰曲折连绵相互连接,向四周望去,分不出前后。 回忆起当年我忙于官府的差役,大大小小的事物都经历、目睹过。那时正值秋天,山间的花卉一片火红,山岭和山谷就像堆积着彩色的锦绣。树林里的松树树皮皴裂如鱼鳞,山峦好似年迈的老人,石脊显得瘦骨嶙峋。沿着断了的小路,我踏足那颓败的山崖,独自聆听着孤泉潺潺流淌的声音。往深山里走去,会看到一片平坦的原野,还能见到古朴的风俗和人们耕地除草的情景。山涧荒僻,惊起了奔跑的獐子,太阳升起时,野鸡发出鸣叫。我多次斜躺在巨大的石头上,那绿色的山岩仿佛在召唤我解下印绶,归隐山林。我独自探寻这幽静之处,心中不禁感叹,如此清雅的兴致又有谁能陪我一同享受呢? 夷陵西边就是三峡,那里地势险峻怪异,景色更加奇特丰富。江水仿佛从天上倾泻而下,两岸的山崖相对而立,好像在争斗一般。向西可以遥望到黔巫之地,往南越岭的道路也相通。时常在县城的楼上眺望,云雾弥漫,让白昼都变得昏暗。下牢戍笼罩在荒烟之中,百尺深的寒溪潺潺流淌。虾蟆碚的泉水像水帘一样喷泻而下,那甘甜的泉水比美酒还好喝。我也曾到过黄牛峡,把船停泊在岸边,聆听猿猴的啼叫。陡峭的绝壁拔地而起,那苍翠的山色并非人工雕刻所能比拟。背阴的山岩下树木丛生,山洞忽然空阔通透。远处的小山峰孤高地耸立着,我满心喜爱,恨不得立刻前往。 我只想着能得到你梅圣俞的诗,用古朴刚健的笔调描绘出这奇秀的山水。如今我来到京城与你相聚,整日车马喧嚣,被尘埃迷了眼。我戴着破旧的帽子,头发已经花白,举杯饮酒时也没有美人陪伴。京城的繁华不值得羡慕,而那清幽的美景也难以再遇见了。我只能写下这首怀念山林的诗,酒酣耳热之际,还可能会招致他人的嘲笑呢。
关于作者
宋代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