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英上人游紫霄观戏述短歌

野水随路曲,东风得木鸣。 景物已和柔,川原倍敷荣。 茂桑高既条,细草亦丛生。 眷言云外士,及此尘中行。 南临大陂出,波面与心平。 道旁古精庐,黄茅间荆榛。 会集倾远村,裳衣自鲜明。 银钗插山丹,歌笑喧嘤咛。 何以劳比邻,粔籹杂𫗠饧。 去年谷不饱,白骨今纵横。 等为造化役,未究悲忻情。 归来日已夕,旧径成沟坑。 大车者谁子,不寐方宵行。 死魂未满眉,擿埴将安程。 感此良自哂,抱谷非鹂鹒。

译文:

野外的溪水顺着道路蜿蜒流淌,东风拂过树木,发出沙沙的声响。 此时的景物已然温和柔美,山川原野更加繁花似锦、草木茂盛。 高大的桑树枝条修长,纤细的小草也丛生在一起。 我不禁想起那云外的道士,此刻也在这尘世中行走。 向南走到大池塘边,平静的水面和我的心境一样安宁。 道路旁有一座古老的道观,黄色的茅草间夹杂着荆棘榛树。 这里聚集了远方村落的人们,他们的衣裳鲜亮夺目。 女子们头上插着山丹花形状的银钗,欢声笑语,声音清脆悦耳。 用什么来犒劳邻里乡亲呢?有油炸的粔籹和麦芽糖。 可去年人们连谷米都吃不饱,如今白骨还横七竖八地躺在那里。 大家同样都受着自然的驱使,却难以探究其中悲喜的缘由。 我归来时太阳已经落山,原来的小路变成了沟坑。 那赶着大车的人是谁呢?半夜还不睡觉在路上奔波。 死亡的阴影还笼罩在人们眉间,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又能到哪里去呢? 感慨于此,我不禁自我嘲笑,我虽怀抱知识,却不像黄鹂那样善于啼鸣施展才华。
关于作者
宋代叶适

暂无作者简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