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屋一首

长簷十尺庇堂东,疎漏从来尽是蓬。 日影碎如秋叶下,雨声洒似夜船中。 竹因蠹尽多垂地,箬到枯时半掩空。 此处想非人所竞,众雄应是不来攻。

译文:

在堂屋东边,有一座长长的茅屋。它的屋檐伸出来足有十尺,用来遮风挡雨。这屋子简陋得很,到处都是用蓬草搭建的,还四处透着缝隙,根本谈不上严密。 阳光透过蓬草的缝隙洒进来,细碎的光影就像秋天里纷纷飘落的树叶一样,零零散散地落在屋内的地面上。下雨天的时候,雨滴打在蓬草上,那声音就如同在夜里乘船时,雨点打在船篷上的声响,淅淅沥沥,单调而又宁静。 屋子旁边的竹子,因为被虫子蛀蚀得厉害,大多都垂到了地面上。那些用来覆盖屋顶的箬叶,枯败之后,有一半都已经掉落,使得屋顶看上去空荡荡的。 我想啊,像我这破败简陋的地方,应该不会有人来争抢吧。那些争名逐利的人,大概是瞧不上这里,也不会到这儿来打扰我这清净了。
关于作者
宋代王阮

(?—1208)宋江州德安人,字南卿。王韶曾孙。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对策极言迁都建康以图进取。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整修战备,金人不敢犯。改知抚州。韩侂胄闻其名,特命入奏,诱以美官,遭拒大怒,批旨予祠。归隐庐山以终。有《义丰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