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九江唐舍人一首五十韵

江左承南渡,浔阳控上流。 平时称用武,今日更防秋。 六代规摹古,三江险阨周。 高凭隆屏翰,下瞰握襟喉。 呼吸闻吴楚,封疆矗斗牛。 循良渡虎迹,神武射蛟游。 胜事余莲社,风光足庾楼。 倚天开峻极,倒影湛飞浮。 鼎败香山徃,官轻靖节休。 义门十世美,将业二王优。 顷岁承平久,斯民习俗修。 究心依学校,服力事田畴。 狱净苔荒砌,山深麦挂丘。 共知忠义笃,肯陷矫诬羞。 不料腥膻起,能令日月幽。 云屯满赤县,天意卒鸿沟。 郡邑生荆棘,江湖识冕旒。 竟捐形势地,聚作虎狼陬。 昔计何胜辱,群生亦暂偷。 奇功思赫赫,内治颇悠悠。 法令中间弊,流移不可留。 未经真抚恤,还已困虔刘。 对垒缘淮甸,长蛇致虏酋。 雷声忽天狗,旗尾又蚩尤。 隔岸几航苇,孤城亦缀斿。 兵戈闲耒耜,战舰夺松楸。 天下虽同扰,江西又不侔。 宿师惟此地,履亩倍他州。 诸将纷纷是,攸司日日掊。 文符竞旁午,膏血罄诛求。 战鬭连年永,疮痍几日瘳。 孽牙中作梗,气习遂成媮。 情动穿墉鼠,风行借父耰。 秉彜均物则,失德自干糇。 近世凡临镇,何人解抚柔。 帝为辍近侍,人喜得贤侯。 父子文章伟,君臣契分投。 王言资润色,国是仗谋猷。 诗似丘传鲤,书如固续彪。 凤毛宜𬸚𬸦,骥种自骅骝。 增重依莲幕,尤烦借箸筹。 折冲皆婉画,赐履又分忧。 奕奕长江上,源源数路头。 若非烦柱石,何以镇貔貅。 南土惊新事,西清拥碧油。 春风回野色,江月静帘钩。 地借长城望,尘清奕世雠。 有生皆固结,无士不冥搜。 立国须才用,闻公锐意收。 龙门如可上,敢请与荀俦。

译文:

这首诗是长篇古风,内容丰富,下面逐部分为你翻译: ### 开篇至“能令日月幽” 自晋室南渡偏安江左,浔阳之地控制着长江上游。 平时这里就是兵家必争的用武之地,如今更要加强秋季的防守。 六朝时这里就有古老的规制格局,三江环绕,地势险要。 它高高在上,如同坚固的屏障和藩篱;向下俯瞰,扼守着关键的交通要道。 在这里呼吸之间仿佛能听闻吴楚大地的动静,其地域广袤,仿佛与斗牛星宿相接壤。 曾有贤良的官员留下渡虎的佳话,英武的君主在此射蛟巡游。 这里留存着莲社的胜事,庾楼的风光也十分宜人。 山峰倚天,高耸入云;江水倒影,波光粼粼,好似山在水中浮动。 往昔香山居士仕途不顺而离去,靖节先生陶渊明也因官职卑微而辞官归隐。 这里有十世同堂的义门美谈,王敦、王导那样的将相功业也十分优秀。 前些年天下太平已久,百姓们养成了良好的习俗。 大家用心向学,在学校中钻研学问;努力耕种,在田地里辛勤劳作。 监狱里清净,台阶上长满了青苔;深山里麦子挂满了山丘。 人人都深知忠义之道,怎肯陷入被诬陷的羞耻境地。 谁料到腥膻的外敌兴起,使得天地昏暗,日月无光。 ### “云屯满赤县”至“气习遂成媮” 敌兵如云般屯聚在中原大地,天意似乎要将国家分裂。 郡邑变得荆棘丛生,江湖上却能见到敌寇的旗帜。 竟然放弃了这险要的战略要地,让这里成了虎狼聚集之所。 往昔的谋划是何等的耻辱,百姓们也只能暂时苟且偷生。 大家都渴望建立赫赫奇功,可国内的治理却拖沓缓慢。 法令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弊端,流民无法安顿下来。 还没得到真正的抚恤,百姓又遭受了残酷的杀戮。 敌军在淮甸列阵对峙,就像长蛇般的敌酋来犯。 忽然间如同天狗吞日般的战祸降临,军旗上又出现了象征战乱的蚩尤之象。 隔岸敌军的船只像芦苇一样密集,孤城就像风中的旗帜岌岌可危。 战争让农具闲置一旁,战舰抢夺了百姓的坟地。 ### “天下虽同扰”至“何人解抚柔” 天下虽然都在遭受战乱的困扰,但江西的情况又有所不同。 只有这里驻扎着大量军队,按田亩征收的赋税比其他州郡加倍。 众多将领庸庸碌碌,相关部门天天搜刮百姓。 公文往来纷繁杂乱,对百姓的搜刮让他们膏血耗尽。 战争连年不断,百姓的创伤何时才能痊愈。 内部的隐患不断作梗,社会风气也变得懈怠偷安。 人们的行为如同穿墙的老鼠般不顾廉耻,风气就像借农具给父亲也要计较的吝啬。 遵循常理是万物的法则,失德就只能自己受苦。 近代凡是到这里任职的官员,有谁懂得安抚百姓呢? ### “帝为辍近侍”至结尾 皇帝选派身边的近侍您来到这里,人们都很高兴能有贤能的长官。 您父子文章都很出众,与君主的心意契合。 您为帝王的诏令润色文字,为国家大事出谋划策。 您教导晚辈就像孔子教导孔鲤一样用心,著书立说如同班彪、班固父子般优秀。 您出身不凡,如同凤毛麟角,又像千里马一样有卓越的才能。 您在幕府中增加了威望,尤其善于出谋划策。 您在抵御外敌时都有巧妙的谋划,受皇帝之命前来为国家分忧。 在浩浩荡荡的长江之上,众多事务源源不断。 如果不是依靠您这样的柱石之臣,怎么能镇住那些骄兵悍将。 南方百姓对您的到来感到新奇,您在官署中运筹帷幄。 您带来的春风让野外焕发生机,江月让帘钩下一片宁静。 您如同长城一般让这里有了依靠,能清除世代的仇敌。 所有百姓都团结一心,有才能的人都被您寻访出来。 国家的建立需要人才,听闻您正积极收纳贤才。 如果我能像鲤鱼跃上龙门一样得到您的赏识,我愿意像荀氏兄弟一样追随您。
关于作者
宋代王阮

(?—1208)宋江州德安人,字南卿。王韶曾孙。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对策极言迁都建康以图进取。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整修战备,金人不敢犯。改知抚州。韩侂胄闻其名,特命入奏,诱以美官,遭拒大怒,批旨予祠。归隐庐山以终。有《义丰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