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诗卷还周益公

万象供吟景不悭,文穷催入鬓毛斑。 谭犀岂止退三舍,识豹仅能窥一虨。 水落旧痕溪石出,风收新雨岭云闲。 湖山千里无逃景,都入骚人卷轴间。

译文:

世间万千景象都慷慨地为诗人提供了可供吟咏的素材,毫不吝啬。可这在文辞上的穷究思索,却催得我两鬓毛发都变得斑白。 您(周益公)谈论学问时如犀角般敏锐犀利,我和您相比,何止要退让三舍;我对学问的见识,就如同仅仅窥见了豹身上的一个斑纹而已。 溪水退落,旧有的水痕显现出来,溪中的石头也露了出来;风雨停歇,山岭上的云朵悠然闲适。 千里湖光山色没有一处景致能够逃脱,全都被诗人收录进了诗卷之中。
关于作者
宋代杨炎正

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诏与在外差遣,知藤州。嘉定七年又被论罢,改知琼州,官至安抚使。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多有酬唱。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