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家本避长城戍,孙子相仍住桃坞。 虽云秦暴赋可逃,后乃开通晋南渡。 当时未有神仙传,创自渊明诗五言。 祇今图画遍四海,楼台树木空苍然。 玄都亦说桃千树,梦得飘零因怨句。 未应只属羽人家,亦有因兹悟初祖。 我州那得桃花台,台下清溪转石哀。 仙耶释耶不可见,每一过之空系缆。
泊舟桃花台入妙香院
译文:
我带着家眷原本是为了躲避像长城那样繁重的兵役,子孙们也接连居住在了这桃坞之中。虽说在秦朝暴政之下还能逃开那沉重的赋税,可后来却又有了晋朝南渡的变故。
在那个时候还没有流传的神仙故事,这桃花源的故事是从陶渊明那首五言诗开始创作出来的。如今描绘桃花源的图画已经遍布四海,可那诗中所写的楼台树木如今只剩下一片苍茫。
玄都观也曾说有千万棵桃树,刘禹锡因那饱含怨愤的诗句而一生飘零。这桃花可不该只属于修道的人家,也有人因为它而领悟了禅宗初祖的妙理。
我们这州怎么会有个桃花台呢,台下清澈的溪流在石头间流转,发出哀伤的声响。那神仙或者高僧都已经见不到了,每次路过这里,我也只能空自把船缆系上。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