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天之托半途蹉,刚把初心与岁磨。 家法子孙多令器,门风文武两殊科。 犹余三釜似荣矣,未拜五花如命何。 自有彤编为不朽,断机那枉费工夫。
挽林益之母
译文:
这首诗并不是古诗词,而是一首挽诗,以下是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林母一生将丈夫当作自己的依托,可人生半途却遭遇挫折变故,只能坚定着最初的信念,在岁月中默默承受生活的磨砺。
林家的家风家教良好,培养出的子孙大多都是优秀的人才,林家在文化和武学两方面都有着截然不同却又各自出色的成就,呈现出独特的门风。
林母辛苦操持家庭,家中也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看起来也算有了不错的生活。可遗憾的是,她还没能享受到荣华富贵,没能看到儿子身着五花官服的荣耀时刻,这命运真是让人无奈啊。
林母贤良的事迹自然会被载入史册,流芳百世,她这一生就像孟母断机教导孟子一样,为子孙付出诸多心血,又怎会是白费工夫呢。
关于作者
宋代 • 曾丰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历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