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限华夷数十峰,秦王始凿始相逢。 劳民浪辟峤南国,失德徒成身后胸。 楚粤未争寻丈远,炎凉无复半分同。 宾鸿讳入严关去,吾策如今不似鸿。
兴安县西南石峰秀拔无数
译文:
### 译文
老天仿佛用数十座山峰划分开了华夏与蛮夷之地,直到秦王嬴政开凿灵渠时才开始与这些山峰相逢。
秦王劳役百姓,白白地开辟了岭南这片南方之地,他失去德行,只留下了身后的骂名。
楚国和南越之间的边界距离不过咫尺之遥,然而两边的风土人情、冷暖世态却没有半分相同。
大雁都忌讳飞入严关以南,可我的行程安排如今却不像大雁那样。
### 注释及解析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兴安县西南看到秀丽石峰后有感而发。开篇写秦王嬴政开凿灵渠联通南北,才让人们与这些山峰有了更密切的关联。接着批判秦王为开辟岭南耗费民力,且失德的行为。然后对比楚粤两地虽距离近,但人文气候差异大。最后以大雁忌讳南飞,而自己却要南行,表现出一种与自然习性相悖的行程安排,或许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抉择。
关于作者
宋代 • 曾丰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历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