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英侍郎子也广帅辟入幕既至参差帅别思所以处未定间余载酒相过

少陵入蜀倚严公,捧檄非无米可舂。 懒教纤腰舞杨柳,来游上幕看芙蓉。 十连岂吝回青顾,千户犹疑羡素封。 忝是故人恨无力,一樽时复畧从容。

译文:

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陈伯英是侍郎的儿子,广帅征召他进入幕府。等他到了之后,情况有些波折,广帅另外在思考如何安置他,还没有确定下来,这期间我带着酒去看望他。 下面是诗句的现代汉语翻译: 往昔诗圣杜甫入蜀后依靠严武,陈伯英你捧着委任的文书来此,也并非没有生活的保障。 你不愿去让那些纤细腰肢如杨柳般的舞女翩翩起舞(暗指不愿置身于那些浮华的场景),而是来到幕府,来欣赏这里别样的景致(芙蓉可能象征幕府的环境氛围等)。 这一方的军政长官(十连指广帅等地方长官)怎会吝啬对人才的看重呢,只是你或许还在犹豫,是羡慕那有千户食邑的富贵呢,还是另有想法。 我惭愧自己作为你的老朋友却没有能力帮你解决难题,只能时不时地带着一壶酒,和你略微从容地相聚一番。
关于作者
宋代曾丰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历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