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徙庐陵邂逅间,青灯相照稔相看。 那知文社春随冷,未放交盟血便寒。 腰强岂犹便歛板,手闲何不试弹冠。 山岩倘久奇文塞,我办工夫续子残。
南康黎蔡昆仲四君子隆兴乾道间与余为庐陵郡庠同舍淳熙乙巳之元日余赴广东漕属道出南康敬赋一诗书两通分遗之
译文:
这首诗标题比较长,大概意思是:南康的黎、蔡两家兄弟四人堪称君子,在隆兴、乾道年间和我一同在庐陵郡的学校求学。淳熙乙巳年正月初一,我前往广东担任漕属,路经南康,恭敬地写下这首诗,抄录两份分别送给他们。
下面是诗的翻译:
我们在庐陵辗转迁徙中偶然相遇,在昏暗的灯光下彼此熟悉地相互打量。
谁能料到我们的文社如同春天一样渐渐冷落,可我们的交情盟约还没冷淡。
你腰板硬朗,怎能就习惯了卑躬屈膝收敛笏板;你手正清闲,为何不试着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出仕)。
倘若你长久地在山林中被奇文阻塞(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我愿意花时间来续写你未完成的篇章。
关于作者
宋代 • 曾丰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历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