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值欧阳伯起舟行至封川 其一

清望醉翁族,俊声童子科。 三千新奏牍,百二旧山河。 孰是披沙者,其如抱璞何。 世终无弃剑,越砥可重磨。

译文:

### 大致诗意 您有着像醉翁欧阳修家族那样令人敬重的清誉声望,年少时就通过童子科考试,拥有了卓越的声名。您撰写了洋洋洒洒三千言的奏疏,期望能为国家建言献策,可如今国家的大好河山却已大不如前,只剩百二之地。 这世间究竟谁是能在沙中淘金、慧眼识才的人呢?您怀揣着如和氏璧般的才华和品德,却不被赏识,这又该怎么办呢?不过,这世上终究不会有被永远遗弃的宝剑,您就如同那把剑,只要用越国的磨刀石重新磨砺一番,依旧能焕发出锐利的光芒。 ### 逐句解析 - “清望醉翁族,俊声童子科”:“清望”指清廉的声望,“醉翁族”借指欧阳修家族,欧阳修号醉翁,以文章和品德著称。“童子科”是古代选拔神童的考试。此句夸赞对方出身有清誉声望的家族,年少就通过童子科考试,声名出众。 - “三千新奏牍,百二旧山河”:“三千奏牍”表示所写奏疏篇幅之长,体现其用心为国家出谋划策。“百二山河”原指秦国凭借险要地势,二万兵力可抵诸侯百万,后泛指山河险固之地。这里说“百二旧山河”,暗示国家现状不如从前,形势堪忧。 - “孰是披沙者,其如抱璞何”:“披沙”有沙里淘金之意,“披沙者”指能识别人才的人。“抱璞”用的是和氏璧的典故,卞和抱璞而泣,比喻有才华却不被人发现。此句感慨世上缺少能识别人才的人,对方有才华却不被赏识。 - “世终无弃剑,越砥可重磨”:“越砥”是越国的磨刀石,质量很好。意思是世间不会有被永远抛弃的宝剑,只要经过重新磨砺,就能恢复锋利,鼓励对方不要灰心,相信自己的才能终会得到展现。
关于作者
宋代曾丰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历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