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生于气诗之体,于气要穷所从起。 事制于义诗之理,于义要穷所从止。 一元开辟三才矣,万世纲维十伦尔。 我初传此无上宗,君今下我未到工。 胸中周召次毕公,笔端雅颂余国风。 不容阴阳作穷通,可与天地为始终。
吾郡之望罗彦方过听以予有诗癖古风特枉杰作之贶不可虚辱赋一篇谢之
译文:
我们郡里有声望的罗彦,对我有些过誉,觉得我有写诗的癖好,古风写得不错,特意惠赠了他的杰出诗作。我不能辜负这份美意,于是写了这一篇来表示感谢。
声音是由气息产生的,这是诗歌的根本体式,对于气息,要探寻它从哪里生发。事情要由义理来制约,这是诗歌的内在道理,对于义理,要探究它在哪里终止。自从开天辟地,天地人三才就已确立,千秋万代维系社会的不过是那十种伦理关系罢了。我最初传承的是这至高无上的诗歌创作宗旨,如今您的造诣在我还未达到的精妙之处。您胸中有着像周公、召公那样的治国之才,次一等也有毕公的贤能,笔下既能写出《雅》《颂》那样庄重宏大的诗篇,也能挥洒出《国风》那样清新自然的佳作。您的诗作不会受阴阳变化、命运穷通的限制,能够与天地一同长存。
关于作者
宋代 • 曾丰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历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