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仰止亭

庐陵江浒路穷处,舟子不容仙子渡。 岂意一篙落手来,而资双足凌波去。 睥睨大海如江然,杯渡佛轻篙渡仙。 休负知津惟我是,且从登岸看谁先。 杯渡之杯人所怪,大块中含几沙界。 或云芥纳须弥山,细视芥焉杯则大。 彼细莫细于一芥,一芥要之犹有内。 彼大莫大于两块,两块要之犹有外。 内外相形费融会,未忘所仰亭勿坏。 吾细无内莫能碎,吾大无外莫能载。 细大相融亡挂碍,何仰之有亭可废。

译文:

在庐陵江边道路的尽头,船夫不肯载那仙子渡河。谁能想到一竿在手,便借助它让双脚如在凌波上前行。 看那大海,在眼前竟也如同江水一般平常,杯渡的佛如此轻松,篙渡的仙也是自在。别辜负了能知晓渡口所在的只有我这等说法,且看谁能先登上岸去。 杯渡所用的杯子让人觉得怪异,这小小的杯子里面似乎能容纳好几个沙界。有人说芥子能容纳须弥山,仔细想想,芥子比起杯子来可小多了。 要说细微,没有比芥子更细微的了,可即便如此,芥子内部还是有空间的。要说宏大,没有比天地两块(指天地)更宏大的了,但即便如此,天地之外似乎还有更广阔的地方。 这内与外相互比较、相互融合实在是让人费心思去理解,不要忘记所敬仰的事物,仰止亭可不能毁坏。 而我呢,细微到没有内部,无法被粉碎;宏大到没有外部,无法被承载。细微与宏大相互融合,没有任何挂碍,这样看来,还有什么值得敬仰的呢,这仰止亭也可以废弃了。
关于作者
宋代曾丰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历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