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机关口挂壁,一言且蔽诗三百。 胸次融成安乐窝,笔头点出华胥国。 诚然甚正□而葩,要会百家归一家。 从建极来都有准,出游尘外始无瑕。
送钟上舍应禧
译文:
你对于高深精妙的学问、关键的道理,只是把它搁置一旁不轻易言说。就如同用“思无邪”这一句话便能概括《诗经》的精髓一样,你对学问有着精准的把握。
你的内心已经融会贯通,构建起了如同安乐窝一般的精神世界,在那里你怡然自得。当你提起笔来创作时,笔下描绘出的是如同华胥国那样美妙奇幻、令人神往的境界。
你所写的诗文,的确是内容既非常纯正,文辞又十分华美。你懂得将百家的思想、学问融会贯通,最终汇聚成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体系。
自从你树立起自己的准则和目标之后,行事就都有了规范和方向。你能够超脱于尘世之外去游历、去感悟,这样才能够做到毫无瑕疵、纯粹自然。
注释:由于原诗中有一个“□”,推测此处是原文缺字,所以在翻译时只能按照前后文大致去理解。而且这首诗整体较为古奥,涉及到较多传统文化概念和抽象的表达,以上翻译尽量贴合诗意,供你参考。
关于作者
宋代 • 曾丰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历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