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德礼墨梅竹篆隶皆精岁在己未示似墨梅酬价固非所吝会即赴官岭表度难自随还以授之副之古风

北枝顽顿如不仁,南枝警敏如有神。 方当群有急归宿,忽自太无偷发春。 画画清修枝拔萃,点点精明花引类。 幻尽岁寒姿者天,吾宗所幻天相似。 溪边照水周逸民,簷下横窗晋诗人。 胸次还余墨外墨,笔端更写真中真。 把南金报犹轻议,举赵璧归非厌嗜。 只今随牒广之南,彼大庾山吾画笥。

译文:

### 译文 北面的梅枝看起来呆呆笨笨的,就好像没什么灵性一样;南面的梅枝却灵动敏锐,仿佛有着神奇的活力。 正当世间万物急切地要寻找归宿、进入蛰伏的时候,梅花却忽然从空无之中偷得了春意,独自绽放。 画作里的梅花枝条超凡脱俗,尽显清逸高雅之态;那点点梅花鲜明夺目,好似能引领出同类的美丽。 能幻化成这岁寒之姿的是上天,我这同族之人所画的梅花和上天创造的神韵十分相似。 画中的梅花如同溪边临水照影的周逸民那般超逸,又好似晋代诗人笔下横映在屋檐下窗前的幽美之景。 画家胸中所蕴含的意境,远远超出了笔墨所能描绘的;他的笔端更是能将梅花的精神实质真实地展现出来。 就算用珍贵的南金来酬谢他,都还觉得这种评价太轻了;就算像蔺相如完璧归赵那样把画退还给他,也并非是我不喜欢这幅画。 如今我就要带着公文到岭南去赴任了,那大庾山就如同我装画的箱子一般。
关于作者
宋代曾丰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历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