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礼起于太一,吾言礼止于皇极。 强名皇极体何如,卓然万象中间立。 流年鼎鼎三十余,古人有立君可无。 克己未追颜所复,过庭犹学鲤之趋。 五礼同归一中尔,何当中立而不倚。 膰肉无来孔子行,皮冠不设虞人止。 区区行止未足轻,扩充更可轻死生。 黄垆在前始易箦,白刃垂下犹结缨。 一有所立百无抗,砥柱中当拍天浪。 千古不磨立斋名,泰山北斗在头上。
题陈宗元立斋
译文:
人们说礼是从太一开始兴起的,而我认为礼最终归结于皇极之道。
勉强给皇极这个概念下定义,它的样子究竟如何呢?它就像卓然独立于万千景象的中心。
时光匆匆,你已经三十多岁了,古代的贤士到了这个年纪都能有所建树,你难道可以没有吗?
你约束自己的功夫还比不上颜回践行礼义的程度,但就像孔鲤快步走过庭院聆听父亲教诲一样,你也在努力学习礼义。
吉、凶、宾、军、嘉这五礼最终都归于一个“中”字,怎样才能做到中正独立而不偏不倚呢?
当年鲁国祭祀后没给孔子送祭肉,孔子便离开了鲁国;卫君不用正确礼仪对待虞人,虞人便坚守原则而不前往。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举止其实不能轻视,若能将这种坚守礼义的精神扩充发扬,甚至可以将生死都置之度外。
曾子在临终之际,即便躺在不符合礼仪的竹席上,也要坚持更换,才安然离世;子路在敌人的白刃之下,还不忘系好帽缨从容赴死。
一旦人有所坚守和建树,便百邪不侵,就像中流砥柱,能抵挡拍天的巨浪。
你这“立斋”之名必将千古不朽,就如同泰山和北斗一样,令人敬仰。
关于作者
宋代 • 曾丰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历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