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沙耆旧江先生,方册之中久闻名。 今识其子长安城,中年状貌老典刑。 居官不翅冰玉清,未尝一出清之声。 临事不翅水鉴明,未尝一示明之形。 牛刀初割琴初鸣,市稀善获鲜善烹。 江华百里农桑甿,阴受令尹生与成。 尚不能窥岂能评,两部使者识理精。 循吏政出吾六经,一元动荡万汇亨。 不以能称乃真能,交章疾置闻朝廷。 明公归重盖如此,素履复修想俱伟。 立朝致主从今始,廊庙规摹宁出是。 贞观三钱一斗米,房杜传中无可纪。 事业文章非异轨,谁云解此不解彼。 学诗反几我开启,生平言行诗之理。 游泳于诗未知尔,国风雅颂兴赋比。 类发于情止于礼,六义同归一宗旨。 包涵万象无涯涘,骑馿觅馿殆忘己。 子归反听收初视,三百篇中参到髓。
赠江宰彦通
译文:
富沙有一位德高望重的江先生,我早就从书籍记载里听闻他的大名。如今在长安城结识了他的儿子你,虽处中年但有着老成人的风范。
你为官清正廉洁,简直如冰玉般纯净,却从不刻意宣扬自己的清廉。处理事务时如同水镜般明察秋毫,却从不显露自己的精明。你刚到任施展才能,就像用牛刀宰割、新琴发声,可惜当地市场物资稀少,难以获取和烹饪美食。江华这百里之地的农民百姓,都在暗中承蒙你的庇佑得以生存和发展。
我尚且难以洞察你的能力,又怎么能对你进行评价呢?不过两位监察官员见识高明,他们深知你遵循儒家经典来施政,让这一方天地元气灵动,万物顺遂。你不刻意以才能著称,这才是真正的有才能,他们接连上奏,加急送到朝廷让皇上知晓。
贤明的人对你如此看重,想来你一向的行为操守也十分卓越。你入朝辅佐君主就从现在开始,未来在朝廷谋划大业也不会逊色。就像贞观年间米价低廉,可房玄龄、杜如晦的传记里也没记载什么特别的事。事业和文章本就不是两条不同的轨道,谁说能做好这件事就做不好那件事呢?
我学诗有所感悟便来启发你,一个人一生的言行其实都蕴含着诗的道理。你在诗的世界里遨游,却未必真正了解,《诗经》里国风雅颂、赋比兴的手法,都是发乎情感而止乎礼仪,这六种表现手法最终都指向同一个宗旨。诗歌能包罗万象没有边际,你可别骑着驴找驴,连自己都忘了。
你回去后要静下心来,收回最初的浅见,深入到《诗经》三百篇中去领悟其中的精髓。
关于作者
宋代 • 曾丰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历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