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岭南迎复送,车上马上觉复梦。 夜来梦入大江西,山见崆峒水章贡。 身为使者似光华,眼厌视之徒倥偬。 人贪公厌非矫情,外物皆轻吾道重。 小行吾道幸吾民,楚越已休虞芮讼。 粤人欢喜未饱间,又觉喜气吴人共。 万牛争挽楩楠入,初疑选作明堂栋。 郎星气焰万丈长,丞相大嗔凝不动。 秀才峥嵘风必摧,大材盘礴古难用。 衮舄寻公公却之,傍人乃献绣衣颂。 宾屦今满河阳门,意其所拔石若温。 浴沂岂料先与点,送客有时独留髠。 推心置我等子弟,誓报从今到儿孙。 离情欲噎难忘言,补天自有妙手存。 区区易节未足论,虎头不戴貂蝉冠。 邦人勿痴空攀辕,门人勿痴空恋轩。
送马少卿自广东漕易江西宪
译文:
在湖南和岭南的大地上,人们迎来又送往,我坐在车上、骑在马上,有时清醒有时仿佛如梦一般。
昨夜我在梦中来到了大江以西,看到了那崆峒山的秀丽,还有章水和贡水的流淌。
身为使者,看起来似乎荣耀光彩,但我看在眼里,只觉得诸事纷扰、让人忙碌。
别人都贪图这样的境遇,而我却心生厌烦,这并非是我故作姿态,而是在我心中,外在的事物都很轻,而心中坚守的道义最为重要。
我能在小小的地方践行我的道义,让百姓们受益,在楚地和越地,已经平息了像虞国和芮国那样的纷争。
广东的百姓还沉浸在欢喜之中,意犹未尽,很快又有喜讯传来,江西的百姓也将同享这份喜气。
众多的牛一起用力,将粗大的楩楠木拉来,起初人们都怀疑这是要选作明堂的栋梁之材。
你如郎星般气势不凡、光芒万丈,可却遭到丞相的严厉斥责,而你却镇定自若。
就像杰出的秀才容易遭人嫉妒,高大的木材往往难以被实际使用一样,有才能的人总是会遇到挫折。
有人用高官厚禄来招揽你,你却毅然拒绝,旁人于是献上了对御史(绣衣指代御史)的赞美之词。
如今你的门下宾客众多,想来你选拔的人才就如同石崇和温峤一样优秀。
没想到我能像曾点被孔子赞赏那样得到你的赏识,有时送客时却唯独把我留下。
你对我推心置腹,将我当作自家子弟一般,我发誓从今往后,就算到了儿孙辈也要报答你的恩情。
离别的情绪哽在喉间,让我难以言说,但我相信你有妙手可以弥补时弊、成就大事。
你这次调任,不过是小事一桩,不必过分在意,你即便没有佩戴貂蝉冠(指代高官),也一样有才华和抱负。
当地的百姓啊,别再痴痴地拉着你的车辕挽留了;我的同门们,也别再痴痴地留恋你的车驾了。
关于作者
宋代 • 曾丰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历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