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司理李季牖

天下万谿山,天上万星宿。 摸索君胸中,往往无不有。 中原染腥膻,岁月亦云久。 匪伊丁未年,迺我旧阳九。 天运穷斯通,国数奇且偶。 吾皇岂不思,一扫虏之丑。 金瓯玉帐人,未问姓名某。 天家地理家,新代无老手。 君才挟两长,白发尚蓝绶。 高山有谁知,奇货难自售。 钟鼎颇灰心,斗升容糊口。 来参清海军,圜扉草长茂。 诸公类知音,列剡争上奏。 老骥时所须,那复留上厩。 上穹意难量,往岁机已漏。 星流烂亘长,地震危裂厚。 君尝步且占,忧盛夷衰候。 虏囚窜归巢,凶两迄戡首。 言之若神然,识者其信否。 庙堂二三公,宁不欲相叩。 时哉似难逢,往矣其勿逗。 道合一谈间,功成几年后。 乾坤日月新,郡县版图旧。 或遇坟而归,卷藏白云窦。 生前志未酬,身后传不朽。 传否两忘怀,更好李季牖。

译文:

天下有着无数的溪流与山峦,天上布满了无数的星星和星座。仔细探寻你的内心,仿佛这些山川星宿往往都包含其中,你胸藏锦绣、学识渊博。 中原大地遭受外敌的侵扰,腥膻之气弥漫,这样的状况已经持续很久了。不只是丁未那一年的变故,我们国家早就遭遇了厄运。 上天的运势在困厄到极点时就会转向通达,国家的命运也有坎坷和顺遂的变化。我们的皇上难道不想一举扫除那些敌虏的丑恶势力吗?可是那些能担当重任、决胜千里的人才,却还没被发掘出来。无论是精通天文的星象家,还是擅长地理的堪舆家,新的时代里都缺少经验丰富的老手。 你兼具天文和地理两方面的才能,却到现在头发都白了还只担任着低微的官职。你的才华如同藏在高山之中无人知晓,又像珍贵的货物难以自行售卖出去。你对追求高官厚禄已有些灰心,只想着靠微薄的俸禄勉强维持生计。 你来到清海军任职,监狱里都长满了茂盛的草。各位官员都像是你的知音,纷纷竞相上书推荐你。就像人们需要年老却仍有能力的骏马一样,你这样的人才不应长久被闲置。 上天的旨意难以揣测,往年就已经有一些迹象泄露出来。流星划过夜空,光芒灿烂而漫长,大地震动,仿佛即将崩裂。你曾经一边观测天象一边占卜,预知到强盛走向衰落的征兆。后来敌虏的囚犯逃窜回巢穴,两个凶恶的头目最终被平定。你预言的事情就像神一样准确,了解内情的人会相信吗? 朝廷里的那些大臣们,难道不想向你请教吗?只是时机似乎很难遇到,你就不要再停留犹豫了。一旦和他们志同道合,交谈融洽,说不定几年之后就能成就一番大功业。 到那时,天地乾坤焕然一新,国家的郡县版图恢复旧日模样。或者你功成身退,带着荣耀回到家乡,将自己的功绩和学识都藏于白云深处的洞穴之中。即便生前志向未能完全实现,但身后的名声也会不朽。不过,不管名声是否流传,你李季牖都会更加洒脱自在。
关于作者
宋代曾丰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历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