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呈余干郭主簿子敬

谓吾多可失之杂,与人连甍或莫识。 谓吾寡合失之孤,与人倾盖或莫逆。 南来岂是无过从,一见如故髯簿公。 文章未始要著语,造化莫能与争工。 半生蓬首黄卷里,不如略款习凿齿。 须臾已幸复期年,咫尺犹思况千里。 羊城虎城任仃伶,梅岭不遮梦逢迎。 陇头明月向人色,户外清风敲竹声。 汉廷用少公垂老,在我者大官无小。 余干县古簿书少,赤子被圣厮儿扰。 余功始可到鱼鸟,了事犹痴仍不了。 笑人莫更为人笑,我住巴山木之杪。 急足往来数晡晓,贻诗勿惮相揉矫,吾人能有几同调。

译文:

有人说我交友太过随和,这导致交往对象繁杂,和邻居住得很近,却可能相互都不认识。也有人说我与人难以投合,落得个孤独的境地,可我有时候和初次相遇的人,却能非常投缘。 我南下以来,并非没有交往的人,但一见面就如同老友一般的,只有长着胡须的郭主簿您了。您的文章不用刻意雕琢言辞,自然天成的美妙,连天地造化都难以与之争锋。 您大半生在书卷中埋头苦读,还不如稍稍去结识像习凿齿那样的贤才。转眼间已经幸运地和您相处了一年,即便距离很近时我都常常思念您,更何况现在相隔千里呢。 不管我在羊城还是虎城独自漂泊,即便有梅岭阻隔,也挡不住我在梦中与您相逢。那陇头的明月似乎带着向人诉说的神色,窗外的清风敲打着竹子,发出悦耳的声音。 朝廷任用人才的时候少,而您却已渐渐老去,但在我看来,只要自身有才能,做什么官都不算小。余干县历史悠久,公文簿册之事本来不多,可百姓还是受到了那些小吏的骚扰。 您处理完政务后,才有闲暇去关注鱼鸟等自然事物,即便把事情处理完了,却好像仍有未竟之事,还有些痴念。别笑话别人,免得被别人笑话,我住在巴山树梢般高的地方。 信使来来往往,不分早晚,您别害怕言辞有所雕琢,一定要多多给我寄诗,咱们这样志同道合的人能有几个呢。
关于作者
宋代曾丰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历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