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左叔宝昆仲松竹书院

南窗晃朗宜春夏,松竹与君为大雅。 雨杂吾伊声洒洒,劝君读书无苟且。 北窗窈窕宜秋冬,松竹与君为大忠。 风杂吾伊声沨沨,戒君读书无雷同。 竹生受虚松受实,根器性天道之质。 他人见疎君见密,一薰旧染百俱失。 风雨不移君读书,由松之实悟竹虚。 回首书皆糟粕余,一真超然万物初。 松竹于学机相触,学成终不负松竹。 拔地摩天立于独,逃独归群成更熟。

译文:

### 译文 书院的南窗明亮开阔,特别适合春夏时节。那松树和竹子,就如同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贤士,陪在你身旁。 外面细雨纷纷,和着你朗朗的读书声,那声音清脆悦耳。这仿佛是在劝诫你,读书可不能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书院的北窗幽深静谧,在秋冬季节显得格外适宜。松树和竹子此时又像是忠诚正直的臣子,默默伴你左右。 清风吹拂,夹杂着你连绵的读书声,那声音婉转悠扬。这好似在告诫你,读书可不能人云亦云、盲目跟从。 竹子生来虚心,松树生来坚实,它们的品性就是自然天道的本质体现。 别人可能觉得松竹与自己关系疏远,而你却能与它们亲密无间。一旦与松竹为伴,就如同用一股清新的香气去除了旧日沾染的不良习性,过去的种种毛病都会消失殆尽。 无论风雨如何变幻,你都坚持读书。从松树的坚实中,你领悟到竹子的虚心。 当你回首再看那些书籍时,会觉得书中的文字不过是些糟粕罢了。而你已经领悟到了那超越万物的本真之道。 松竹的品性与你做学问的机缘相互触动,当你学有所成时,最终也不会辜负松竹对你的陪伴和启示。 你将会像挺拔的松树一样,拔地而起、直入云霄,独立于世间。而后,你又能从独立走向融入群体,变得更加成熟练达。
关于作者
宋代曾丰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历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