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官番禺,簿领未尝隙。 一月客晋康,偷闲得两日。 太守宣公孙,雅有好客癖。 相邀乘午阴,共往叩禅寂。 前驱破暝烟,磴道十余折。 草蒙百年街,屋倚千仞壁。 扳扪到上头,两眼眇万物。 宾主小夷犹,杯盘大狼藉。 毋多酌我醇,我渴咽泉沥。 毋多食我肥,我饥啗芝茁。 迩来伤南烹,颇复费北药。 坐客笑欲颠,诗人命能薄。 劝酬互諠哗,问答交戏谑。 车骑林间驰,衙官松下喝。 使君倡兹游,风景业已煞。 何当学谢安,更有携妓乐。 流水谁与弹,行云谁与遏。 雨来风薄之,其势飘以忽。 篮舆不及乘,急著下山屐。 林梢溜滴巾,石罅泥涴袜。 皂黥效殷勤,破袖争拂拭。 我叱皂黥休,袜巾岂所惜。 泥非世间污,溜是尘外汁。 点涴不厌多,愈多愈清绝。
游香山寺
译文:
我在番禺做了两年官,处理公文从来没有空闲的时候。在晋康客居了一个月,好不容易偷得两日闲暇。这里的太守是宣公的后人,向来有好客的癖好。他邀请我趁着午后阴凉,一同前往香山寺探寻禅意宁静。
队伍前行冲破傍晚的烟雾,沿着山间石道拐了十几道弯。百年古道被杂草覆盖,寺庙房屋紧靠着千仞峭壁。我们攀援着到达山顶,放眼望去,世间万物都显得渺小。宾主们稍作流连,杯盘已杂乱地摆放着。别给我多斟美酒了,我口渴了就喝山间泉水;也别给我多上肥腻的食物,我饿了就吃灵芝幼芽。近来吃南方菜吃伤了,还得费些北方的药来调理。座上的客人笑得前仰后合,都说诗人的命太娇弱。大家相互劝酒喧闹,问答之间充满了戏谑。车马在林间奔驰,衙役在松下呼喊。
太守发起了这次游览,可这风景似乎已到了尾声。什么时候能像谢安那样,还有歌妓相伴作乐呢?那流水般的琴音谁来弹奏,那行云般的歌声谁来遏止。突然雨来了,风也跟着肆虐,形势变得飘忽急促。来不及乘坐竹轿,急忙穿上下山的木屐。林间树梢的雨滴打湿了头巾,石头缝隙里的泥浆弄脏了袜子。那些差役殷勤地跑来,用破袖子争着为我擦拭。我大声喝止他们,袜子和头巾哪里值得怜惜。这泥浆不是世间的污浊,那雨滴是尘世外的汁液。沾染得越多我越不嫌弃,沾染得越多这感觉越清幽绝妙。
关于作者
宋代 • 曾丰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历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