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之气天得清,推为复帱万物生。 四时之气秋得白,推为揫歛万物成。 清白为德盖如此,我公何独取于水。 水生于天落于秋,妙与万物为终始。 公家清白世所无,俸余仅有数卷书。 归与宴坐故溪上,此心洞与溪水俱。 取譬于水公之迹,胸中公固有虚室。 清白一自虚中出,清至表表白画画。 上少能容下多嫉,更居以浊守以黑,始与造化相出入。
题叶英州清白亭
译文:
天地间的“一元之气”,被上天得了清正的特质,于是上天将这股气覆盖于万物之上,促使万物生长。一年的“四时之气”,被秋天得了皎洁的特质,于是秋天用这股气收敛万物,让万物走向成熟。
清白作为一种品德大概就是这样,可我的这位州官大人为何偏偏从水中取清白之意呢?水从天上生成又在秋天落下,奇妙地与万物一起经历起始与终结。
这位大人一家的清白是世间少有的,他做官俸禄之外,仅仅剩下几卷书籍。卸任回家后安闲地坐在故乡的溪水旁,他的内心澄澈,就如同这溪水一般。
用水来作比喻只是大人外在的体现,大人的心中本就有一处如同虚室般纯净之地。清白的品质从这纯净的内心自然生发出来,纯净的品质外在表现得清清楚楚。
如今上面的人少有能包容的,下面的人多有嫉妒之心。若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坚守自己的清白,不与污浊同流合污,那才真正与天地自然的规律相契合,在这世间自在出入。
关于作者
宋代 • 曾丰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历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