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公安宰黄叔万鲁斋 其二

试推学之功,但自好而始。 设令太聪明,视孝绪余尔。 公安黄令君,少钝壮而锐。 不受青云吞,犹坐黄卷累。 开囊包物初,落笔洒胸次。 锋芒莫敢撄,古剑发新砺。 骎骎进未休,冉冉老将至。 以鲁揭其斋,盖是少时事。 云胡不辄更,无乃有所为。 新收汗马心,蚤作蛰雷计。 音容成老翁,情性复孩稚。 其友曾撙斋,适是参苗裔。 家学世相传,鲁者钝之谓。 生平事事迟,大抵与君似。 虽迟幸勿嫌,正以钝为利。

译文:

让我来试着说说做学问这件事,一切都是从爱好开始的。假如一个人太过聪明,可能就会把“孝”这种品德当作是不值一提的余事。 公安县的黄县令,年少时显得迟钝,到了壮年却十分敏锐。他没有被追求功名的欲望吞噬,却仍然受限于埋头苦读。他打开知识的行囊开始包容万物,提笔写作便能抒发心中所想。他文章的锋芒没人敢去触碰,就像刚磨砺过的古剑一样锐利。 他不断地进取,一刻也没有停下脚步,可岁月不饶人,渐渐衰老就要来临。他用“鲁”来为自己的书斋命名,那大概是年少时候的事了。为什么不马上改个名字呢,莫非是有什么深意? 他刚刚收住了追求战功的心,早早地就有了像蛰伏之雷等待爆发的打算。如今他容貌已变成了老翁模样,可性情却如同孩童般纯真。 他的朋友曾撙斋,恰好是曾参的后裔。他们家的学问世代相传,所谓“鲁”其实说的就是看起来迟钝。曾撙斋一生做什么事都慢,大体上和黄县令很相似。虽然做事慢,但千万别嫌弃,正因为这种“钝”才能带来真正的益处啊。
关于作者
宋代曾丰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历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