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争送君出乡,兰花争迎君入场。 两花之意岂不厚,非与喜机适相当。 集英对罢燕闻喜,红迎紫送余桃李。 问燕无恙相识初,与鶑莫逆半酣里。 中年得意非少同,未老更下不朽工。 气驱万物挫于笔,舌挽三江吞以胸。
送陈次毕刘德钦王才卿赴省
译文:
梅花竞相开放,仿佛是在争着为你们送别,送你们离开故乡;兰花也争着绽放,好像在迎接你们进入科举考场。这梅花和兰花的这番情意难道还不够深厚吗?只不过是它们绽放的时机恰好和你们这值得欢喜的机缘相契合。
在集英殿参加完殿试之后,又参加闻喜宴。那时红花紫花夹道,还有桃李在一旁增添色彩,为你们庆贺。问问那宴会上的燕子是否安好,回想最初相识的情景;和黄莺结下深厚情谊,在半醉半酣的氛围里尽情欢乐。
人到中年才取得这样的得意成就,这和年少时就成功是很不一样的。你们现在还未老去,更要下功夫去建立不朽的功业。要有气魄驱使世间万物,让它们在笔下呈现;要有宽广的胸怀,像能把三江之水都吞入胸中一样,凭借如簧之舌展现才华。
关于作者
宋代 • 曾丰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历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为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为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纳兰青云